運輸中斷時如何調整海運策略


    跨國運輸貨物可能會遇到各種挑戰。海運運力可用性、港口驗收時段輪調,以及公路壅塞只是其中幾種常見情況。若未妥善規劃,這類及其他中斷問題可能會擾亂整個供應鏈,導致交貨延誤、成本增加,以及客戶滿意度降低。

    儘管海運挑戰不斷變化且多種多樣,但只要善用幾項策略,便能克服和避免以海運方式運輸貨物時出現的中斷情況。

    瞭解導致供應鏈中斷的常見 (內外) 因素對於制定有效的緩解策略至關重要。以下列舉幾項可能導致中斷的重要因素:

    天災

    颶風、地震、水災、暴風雪和野火都有可能嚴重影響供應鏈。這類事件會造成基礎設施受損、運輸路線中斷以及生產作業停擺,進而導致嚴重延誤及成本增加。

    氣候變遷

    除天災之外,水位低等持續發生的氣候變遷現象也會改變全球貨物運輸現況。此問題日益普遍,使得與供應鏈相關的成本和時間增加,因為海運公司不得不限制船隻的大小和重量。

    全球衝突/地緣政治事件

    政治動蕩及監管法規的變化往往會引發不確定性,也會造成供應鏈中斷。關稅、制裁,以及環境、安全或貿易政策一旦出現變化,可能要求調整流程和文書作業,不但可能導致延誤,還會加重行政負擔。還有一些衝突可能會導致整條航運路線停止通行或貿易禁運,這會切斷機會,更會因戰爭和塞港附加費而增加成本。

    勞工問題

    從全球衛生危機到罷工,勞動力短缺可能會導致工廠停擺、延誤、生產力降低,以及營運成本提高,這些都會大大影響商品供應與運輸。

    安全威脅

    網路攻擊和資料外洩日益普遍,重要系統和資料成為攻擊目標,供應鏈自然有中斷之虞。數位攻擊和實體攻擊都可能會導致營運停擺、資料或產品損失以及通訊受阻,連帶影響供應鏈運作效率與安全保障。

    需求波動

    無論是由市場趨勢、季節變化還是突發事件所致,只要需求突然出現變化,就有可能導致供應鏈中斷。區域或全球規模的需求激增可能會造成產能吃緊,導致價格飆漲。

    貨運公司聯盟變化

    倘若海運公司取消舊聯盟並另立新聯盟,現有服務通常也會出現變化。也就是說,過渡期間可能會出現航線取消、停航以及船期表被打亂等情況。這些不斷變化的關係也可能代表特定航線的競爭減少,因而也會影響到運費。

    海運中斷可能會對全球供應鏈造成相當深遠的影響。以下舉幾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

    海運能力吃緊

    許多海運中斷問題會導致運力銳減。港口關閉、船隻短缺以及需求增加等因素,都會使預約艙位的難度變大。另一方面,倘若貨櫃在出現塞港問題的港口閒置著,或者無法配合運輸船期表,找到適合的運輸設備會非常困難。

    塞港

    規劃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必須考量塞港之類的問題。港口因貨物量大、勞動力短缺或作業流程效率不彰而出現瓶頸時,船隻往往只能枯等泊位,這會拉長靠岸和卸貨的時間。這類延誤很容易迅速墊高成本,包括拖櫃費和碼頭保管費、每天的板架租用成本,以及滯留費。

    運輸成本增加

    中斷問題可能會推高總體運輸成本。在這種情況下,託運人通常需支付更高的運費、附加費以及貨櫃延滯費,若不加以控制,這類費用很快會侵蝕利潤。

    運輸時間拉長

    港口作業延誤、可用船隻減少、停航,以及運輸時間延長,全都會拉長將商品運抵目的地所需的時間。這種情況會對生產計劃、庫存管理以及客戶滿意度造成影響。

    庫存不足

    中斷問題可能會導致庫存不足,因為貨品運輸過程出現延誤,或是因為塞港而滯留在港口。企業可能會因此難以滿足客戶要求,導致出現缺貨及錯失商機等問題。這種情況也可能會影響到要求準時送達原物料和零組件的生產線。

    根據您面臨的情況找到適當的策略來克服這類挑戰並滿足當前的交貨日期和預算要求。將地點、預算、配送能力以及其他因素列入考量,根據當下情況找對策略的勝算會更大。

    1. 規劃多種不同的港口/集散站地點

    避免只依賴一個港口或鐵路集散站有助於控管多變的時間表,管理起空設備調度問題也更加輕鬆。盡可能選擇基礎設施完善、海關流程有效率且塞港問題較不嚴重的地方。多找幾個港口和集散站備案,一旦主要地點發生中斷,您才能有更多選擇。

    倘若您目前採用鐵路集散站,且無法將貨物運輸到更接近原定裝貨港的地點,可以選擇透過卡車和專車直運方式縮短運輸時間、增加貨物有效載荷,以及避免鐵路中斷。

    不過,這種方式的費用通常較高,因此,做決定之前應先斟酌預算。此外,還要特別注意倉庫空間不足的潛在風險,以及不同運輸方式交接之時必須再次理貨可能造成的貨物受損。因此,選擇這項策略之前請務必慎思。

    2. 近岸或回流

    回流是指將貨品生產作業移回公司母國,而近岸則關乎向鄰國或盟國採購。兩種策略都有助於減少對長途海運的依賴。

    選擇在鄰近主要市場的地點生產商品也能降低運輸成本、縮短作業時間、減少碳排放量、補充供應商多樣化策略,以及盡可能降低與跨國運輸相關的風險。

    3. 維持較高的庫存量

    提前預約運輸及進行準確的需求預測有助於順利約好貨運公司,避免最後關頭發生中斷。

    透過提早出貨這種積極主動的做法,可以搶佔先機、確保順利出貨,以及盡可能降低突發中斷導致延誤的風險。若提早將產品運進區域倉庫,便能更輕鬆地快速因應需求波動並克服無法預見的挑戰。

    4. 優先進行中斷規劃

    在真正發生問題之前預先做好應變計畫,一旦問題浮現,就能迅速因應。進行中斷規劃時,可以將情境規劃列入其中一個環節。

    應變計畫應概述潛在風險,並且應闡明發生中斷時可採取的因應策略。定期審查並更新計畫內容有助於公司做好準備,從容因應各種情況。

    就全球運輸而言,總有各種各樣的中斷問題需要克服,很難一帆風順。必須預做準備,才能從容應對從船隻運輸空間有限到船期表可靠度與設備有無等問題。無論您遇到何種難題,根據預算和目標選擇適當的策略以及進行妥善規劃,都能確保貨物運輸作業流暢無礙。

     

    在本頁

    https://int.chrobinson.com/zh-tw/resources/resource-center/guides/na-export-disruptions-guide/